固廢行業
《關于鼓勵可再生能源發電企業自建或購買調峰能力增加并網規模的通知》
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鼓勵可再生能源發電企業自建或購買調峰能力增加并網規模的通知》。為努力實現應對氣候變化自主貢獻目標,促進風電、太陽能發電等可再生能源大力發展和充分消納,按照能源產供儲銷體系建設和可再生能源消納的相關要求,在電網企業承擔可再生能源保障性并網責任的基礎上,鼓勵發電企業通過自建或購買調峰儲能能力的方式,增加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并網規模。
《2021年生物質發電項目建設工作方案》
為落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任務,做好2021年生物質發電項目建設,完善項目建設運行管理,推動行業持續健康發展,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家能源局研究制定了《2021年生物質發電項目建設工作方案》,以促進生物質發電高質量發展。根據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意見》(中發〔2021〕1 號)、《國務院關于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指導意見》(國發〔2021〕4 號)等重要文件精神,按照“以收定補、央地分擔、分類管理、平穩發展”的思路,進一步完善生物質發電開發建設管理,方案旨在合理安排2021年中央新增生物質發電補貼資金,明確補貼資金央地分擔規則,推動新開工項目有序競爭配置,促進產業技術進步,持續降低發電成本,提高競爭力,實現生物質發電行業有序健康、高質量發展。
《關于鼓勵家電生產企業開展回收目標責任制行動的通知》
為深入貫徹《關于完善廢舊家電回收處理體系推動家電更新消費的實施方案》(發改產業〔2020〕752號),推動落實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鼓勵家電生產企業開展回收目標責任制行動,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生態環境部發布了《關于鼓勵家電生產企業開展回收目標責任制行動的通知》。推動家電生產企業積極承擔社會責任,按照企業自愿、政府支持、示范引領、有序推進的原則,鼓勵家電生產企業開展回收目標責任制行動,依托產品銷售維修服務網絡構建廢舊家電逆向回收體系,進一步優化回收渠道,暢通家電生產流通消費和回收利用,促進家電更新消費,推動家電行業高質量發展,為培育完整內需體系,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發揮更加重要作用。到2023年,發展一批家電生產企業實施回收目標責任制的示范標桿,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回收處理模式和經驗做法,重點家電品種規范回收利用率明顯提升,廢舊家電回收處理市場主體能力和水平顯著提高,支持家電企業履行回收責任的激勵機制不斷完善,生產企業更好落實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和履行社會責任。
環境管理
《關于推廣第三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等地區經驗的通知》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印發的《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2014年起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陸續設立三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為充分發揮試點地區的示范帶動效應,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發布了《關于推廣第三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等地區經驗的通知》。在促進城市低碳化改造方面,主要是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推進園區循環化改造、推行清潔能源供暖、發展綠色建筑等。北京順義區將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作為建設項目審批要求,嚴控高耗能高排放項目發展,引導低耗能低污染企業入駐產業園區。江蘇鎮江實施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碳排放影響評估制度,完成園區循環化改造,每年減少碳排放約2萬噸。浙江富陽關停騰退造紙類企業千余家,騰出產業空間約2萬畝,每年減少煤炭消耗約200萬噸。河北盧龍新建保障性住房和大型公共建筑采用裝配式建筑、使用綠色低碳建材,河南鶴壁新建建筑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江西撫州對綠色出行、綠色消費、垃圾分類、參與植樹等發放“碳幣”,居民可直接用于生活消費。在推進城市公共設施向鄉村覆蓋方面,主要是推進城鄉污水垃圾統籌收集處理、城鄉客運一體化、城鄉物流配送網絡化、城鄉供水一體化等。福建漳州長泰區推行“戶分類、村收集、鎮轉運、區處理”的鄉村生活垃圾處理模式,鄉村生活垃圾收集率達95%。湖南湘潭推進鄉村生活垃圾處理付費制度全覆蓋,既減少垃圾總量、又減少財政支出。吉林梅河口引入社會資本開展城鄉環衛一體化建設,機械化清掃率達90%。寧夏鹽池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建設,農村自來水集中供水率和水質達標率均達100%。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等試點示范已到期,試點示范任務順利完成。國家發展改革委持續總結提煉,印發三份推廣經驗文件、推出180條典型做法,并從中凝練出30項政策舉措納入政策性文件,成為全國性制度安排和政策設計。鼓勵相關地區繼續探索,圍繞新型城鎮化和城鄉融合發展領域的重點難點問題,加強體制機制創新和政策突破,不斷創造實踐經驗和改革成果。
《關于進一步完善建設項目環境保護“三同時”及竣工環境保護自主驗收監管工作機制的意見》
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深化生態環境領域“放管服”改革,加強建設項目全過程監管,理順各級生態環境部門監管職責,落實建設單位生態環境保護主體責任,現就完善建設項目(不含海洋工程、核動力廠和研究堆項目)環境保護“三同時”及竣工環境保護自主驗收監管機制,切實優化監管方式提高監管效能,生態環境部制定了《關于進一步完善建設項目環境保護“三同時”及竣工環境保護自主驗收監管工作機制的意見》。要求嚴格落實屬地監管責任,切實規范現場監督檢查內容,不斷優化監管方式,持續加大懲戒和督促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