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固體廢物污染環境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重要內容。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審議通過的修訂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以下簡稱“新固廢法”),9月1日起正式施行。廣東將如何貫徹落實?羊城晚報記者走訪了解到,廣東正加強固體廢物信息化管理,持續推進底數摸查系列工作,將進一步提高固體廢物處置能力,年底前建成32個危廢處理設施。
新固廢法共9章126條,首次將“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寫入立法目標,明確提出推行綠色發展方式和綠色生活方式。
據介紹,新固廢法新增工業固體廢物產生者連帶責任規定,實行“誰污染、誰負責”“誰產廢、誰治理”,從源頭上減少或避免固體廢物非法轉移、傾倒事件的發生。增加工業固體廢物排污許可、管理臺賬、資源綜合利用評價等制度,規范產廢單位的貯存、轉移、利用、處置等行為。同時,建立電器電子、鉛蓄電池、車用動力電池等產品的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彌補法律缺失,為開展相關工作提供了上位法依據。
此外,新固廢法重視生活垃圾分類制度,提出要統籌城鄉,加強農村生活垃圾污染環境防治,并加強對過度包裝、塑料污染的治理力度。為合理處置重大傳染病疫情期間的醫療廢物,新固廢法還增加醫療廢物收集、運輸和處置的專門規定,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新固廢法對違法行為實行嚴懲重罰,不僅增加處罰種類,而且大幅提高罰款額度,對違法單位的罰金最高可達500萬元。違反規定排放固體廢物、受到處罰后繼續實施違法行為者將實施按日連續處罰。
廣東做法:將完善新固廢法配套政策
廣東省如何貫徹實施新固廢法?記者從省生態環境廳獲悉,目前廣東正加強固體廢物信息化管理,持續推進底數摸查系列工作。截至7月31日,省平臺注冊單位12.99萬家,已有5.53萬家產廢單位完成了2019年度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申報登記工作,申報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7771.49萬噸。已有8.13萬家產廢單位完成了2019年度危險廢物申報登記工作(其中工業企業5.10萬家),已申報危險廢物產生量488.01萬噸。
在此基礎上,廣東將進一步提高固體廢物處置能力,推進納入污染防治攻堅戰中49個危險廢物重點工程項目建設,截至6月底,已建成29項,已動工18項。廣州、汕尾市醫療廢物處置設施現已建成并投入運行。據悉,廣東正統籌危險廢物處理設施建設、推進危險廢物處置新技術。今年年底前將建成32個危險廢物處理設施,建設規模為307.2萬噸/年,總投資約94.56億元。等離子處置工業危險廢物項目在東莞建成投產,河源水泥窯協同處置項目已建成,惠州、云浮等地水泥窯協同處置項目進展順利。截至7月底,全省危險廢物綜合經營許可單位130家,核準利用處置能力608.05萬噸/年。
省生態環境廳相關負責人介紹,廣東還將完善新固廢法配套政策。目前,在修訂危廢經營許可證辦理程序,起草固廢跨省轉移管理工作程序等。此前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實施意見》,也是貫徹落實新固廢法限塑的具體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