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推進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工作方案,探索建設“珠三角無廢試驗區”,鼓勵粵東西北各市同步開展試點工作。加強跨區協調,加強固廢、危廢跨區處理。
珠三角無廢城市試驗區,要著眼打通區域固廢資源化利用的物質流,探索規劃源頭管控+區域協同+產業共生的全流程資源綜合利用的綠色新路,建設完善保障城市安全運營的基礎設施,重點培育規模化集聚化的產業聯盟和龍頭企業,鼓勵發展從材料到材料的閉路循環產業鏈。十四五規劃環保產業新定位,綠色環保產業、重大生態系統保護修復項目都帶來了很多機會,垃圾分類細分機會、碳達峰目標引導的替代機會,國家動員推動的升級機會。從工程到工業實現模塊化、集約化、智能化、標準化,從項目到領域聚焦比較優勢延伸發展,從配套到融合重新構建產業鏈生態位。廢料即養料,這是自然界中的循環再生。讓廢棄物成為原材料,實現生產生活的循環再生,這是循環經濟的核心原則,也是無廢城市的核心理念。環保產業已經成為基礎設施的一部分,正在成為基礎工業的一部分,從環境工程到生態設施和生態工業。
深圳無廢城市建設是2019年開始,46個項目投產,新建投產46個項目,本地無害化處置能力提升到6.5萬噸/日,資源化利用處置能力提升到14萬噸/日,均比試點前增加了一倍以上。全面實現深圳市以雙區建設的標準和要求,全力推進固體廢物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低碳化的四化工作;力爭率先建成固廢少排放、資源全回用、廢物趨零填埋的“無廢城市”樣板;為深圳率先建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做貢獻,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廣東省“珠三角無廢試驗區”建設作貢獻。打造綠色競爭力,清潔生產,零碳排放,循環再生。環境影響最小化,環保效益最大化,綠色競爭力將成為中國制造業和服務業的新時尚。
深圳無廢城市建設目標和新要求:以雙區建設的標準和要求,全力推進固體廢物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低碳化的四化工作;力爭率先建成固廢少排放、資源全回用、廢物趨零填埋的“無廢城市”樣板;為深圳率先建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做貢獻,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廣東省“珠三角無廢試驗區”建設作貢獻。無廢城市建設第一批城市已經進入總結和提升階段,涉及金額投入1200余億元,十四五期間珠三角的9個城市都會進入今年的這批。在試點工作推進中也還存在一些問題:試點城市和地區的任務與考核指標不太匹配,完全達標存在困難、缺乏省內跨區域和跨省域生態補償和利益共贏等良性機制、缺乏固體廢物、廢氣和廢水協同處理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