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各地 “十四五” 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建議或者征求意見稿相繼公布,多地明確表示要扎實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各項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優化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推動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大力發展新能源。
1 北京
“十四五”發展目標與任務:綠色發展理念深入人心,綠色生產生活方式普遍推廣,垃圾分類成為全市人民自覺行動。能源資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水耗持續下降,生產生活用水總量控制在30億立方米以內。碳排放穩中有降,碳中和邁出堅實步伐,為應對氣候變化做出北京示范。
2021年重點任務:堅定不移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加強細顆粒物、臭氧、溫室氣體協同控制,突出碳排放強度和總量“雙控”,明確碳中和時間表、路線圖。推進能源結構調整和交通、建筑等重點領域節能。大力推進韌性城市建設,加強水、電、油、氣、糧食等戰略資源應急儲備和調度,保障生命線工程安全,完善城市管網系統,確保城市平穩運行。
2 天津
“十四五”發展目標與任務:推動綠色發展,加快建設美麗天津。擴大綠色生態空間,強化生態環境治理,推動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完善生態環境保護機制體制。
2021年重點任務:加快實施碳排放達峰行動。制定實施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持續調整優化產業結構、能源結構,推動鋼鐵等重點行業率先達峰和煤炭消費盡早達峰,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推進綠色技術研發應用。積極對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完善能源消費雙控制度,協同推進減污降碳,實施工業污染排放雙控,推動工業綠色轉型。加快構建現代工業產業體系。加快氫能產業布局,發展壯大信息安全、動力電池等國家級先進制造產業集群,啟動建設10個市級主題園區。推動愛旭科技高效晶硅電池等項目投產,加快恒大新能源汽車等項目建設。
3 上海
“十四五”發展目標與任務: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加大環境治理力度,加快實施生態惠民工程,使綠色成為城市高質量發展最鮮明的底色。
2021年重點任務:啟動第八輪環保三年行動計劃。制定實施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加快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
4 重慶
“十四五”發展目標與任務: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健全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構建綠色低碳產業體系,開展二氧化碳排放達峰行動,建設一批零碳示范園區,培育碳排放權交易市場。
2021年重點任務:汽車制造業加快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升級,強化車輛控制軟件、車規級芯片等技術研發應用,推動博世慶鈴氫燃料發動機、比亞迪動力電池、領巢9擋自動變速器等項目建設,擴大長安、金康、吉利等新能源汽車產銷規模,高標準建設車聯網先導區,持續提升整車品牌價值。能源網,提速實施渝西天然氣輸氣管網工程,擴大“陜煤入渝”規模,提升“北煤入渝”運輸通道能力,爭取新增三峽電入渝配額,推動川渝電網一體化發展,推進“疆電入渝”,加快栗子灣抽水蓄能電站等項目前期工作。
5 內蒙古
“十四五”發展目標與任務:建設國家重要能源和戰略資源基地、農畜產品生產基地,打造我國向北開放重要橋頭堡,走出一條符合戰略定位、體現內蒙古特色,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
2021年重點任務: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編制自治區碳達峰行動方案,協同推進節能減污降碳。做優做強現代能源經濟,推進煤炭安全高效開采和清潔高效利用,高標準建設鄂爾多斯國家現代煤化工產業示范區。新增新能源裝機1000萬千瓦。加快特高壓外送通道和智能電網建設。推進新能源需求側改革,推動能源消費革命。發展氫能經濟,建設鄂爾多斯、烏海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
6 廣西
“十四五”發展目標與任務:強化能源保障,實施沿海清潔能源工程,實現縣縣通天然氣,建設國家級石油儲備基地,建成覆蓋全區的綠色智能電網。
2021年重點任務:推動傳統產業生態化綠色化改造,打造綠色工廠20個以上,加快六大高耗能行業節能技改。
7 寧夏
“十四五”發展目標與任務:堅持以綠色發展為導向,嚴守“三線一單”,推行重點行業和領域綠色化改造,開展綠色生活創建,提高能源資源利用效率,單位GDP用水量、煤炭消耗、電力消耗均下降15%。
2021年重點任務:做大做強清潔能源、新型材料、綠色食品、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壯大儀器儀表、數控機床等產業。特別要推動寧東基地與吳忠太陽山一體化發展,加快現代煤化工向下游精細化工延伸,爭創國家現代能源經濟示范區。
8 新疆
“十四五”發展目標與任務:力爭到“十四五”末,全區可再生能源裝機規模達到8240萬千瓦,建成全國重要的清潔能源基地。立足新疆能源實際,積極謀劃和推動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推動綠色低碳發展。
2021年重點任務: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嚴格執行國家綠色產業指導目錄標準,實施生態環境準入清單管理,完善生態環境保護、節能減排約束性指標管理,著力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能源結構,加快發展節能環保、清潔生產產業,發展綠色建筑,積極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生活方式,進一步深化節能減排工作。著力完善各等級電壓網架,加快750千伏輸變電工程建設,推進“疆電外送”第三通道建設,推進阜康120萬千瓦、哈密120萬千瓦抽水蓄能電站建設,推進農村電網改造升級,提高供電可靠性。
9 西藏
“十四五”發展目標與任務:加快綠色清潔能源、生態資源價值轉換,創建國家清潔可再生能源利用示范區。發展綠色金融。實施生態文明高地建設,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統籌“綠起來”“富起來”,促進綠色生產、良好生態、美好生活的良性循環。
2021年重點任務:加大力發展清潔能源產業。能源產業投資完成235億元,力爭建成和在建電力裝機1300萬千瓦以上。推進金沙江上游、瀾滄江上游千萬千瓦級水光互補清潔能源基地建設。加快統一電網規劃建設,推進藏中電網500千伏回路、金沙江上游電力外送、川藏鐵路建設電力保障、青藏聯網二回路電網工程,實現電力外送超過20億千瓦時。全力加快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開發前期工作,力爭盡快開工建設。
10 河北
“十四五”發展目標與任務:制定實施碳達峰、碳中和中長期規劃,支持有條件市縣率先達峰。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推進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打造塞罕壩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強化資源高效利用,建立健全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和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
2021年重點任務:推動碳達峰、碳中和。制定省碳達峰行動方案,完善能源消費總量和強度“雙控”制度,提升生態系統碳匯能力,推進碳匯交易,加快無煤區建設,實施重點行業低碳化改造,加快發展清潔能源,光電、風電等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600萬千瓦以上,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4.2%。
11 山西
“十四五”發展目標與任務:綠色能源供應體系基本形成,能源優勢特別是電價優勢進一步轉化為比較優勢、競爭優勢。
2021年重點任務: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圍繞純電動、氫燃料、甲醇、燃氣等方向,構建“零部件-系統總成-整車”產業鏈,加快新能源汽車規模化量產,支持太原、晉中、長治、運城等地集群發展。光伏產業加快提升新型高效電池核心技術水平,構建“多晶硅-硅片-電池片-電池組件-應用系統”產業鏈。加快推動垣曲、渾源抽水蓄能電站建設,啟動實施山西-浙江800千伏、山西-河北南網500千伏等外送電項目。實施碳達峰、碳中和山西行動。把開展碳達峰作為深化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的牽引舉措,研究制定行動方案。推動煤礦綠色智能開采,推進煤炭分質分級梯級利用,抓好煤炭消費減量等量替代。力爭非常規天然氣產量達到120億立方米。健全電力現貨市場交易體系,完善戰略性新興產業電價機制。加快開發利用新能源,發展新能源儲能、能源裝備制造產業。開展能源互聯網建設試點。探索用能權、碳排放交易市場建設。
12 遼寧
“十四五”發展目標與任務:圍繞綠色生態,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國家要求。圍繞安全保障,提出能源綜合生產能力達到6133萬噸標準煤。
2021年重點任務:開展碳排放達峰行動。科學編制并實施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大力發展風電、光伏等可再生能源,支持氫能規模化應用和裝備發展。建設碳交易市場,推進碳排放權市場化交易。
13 吉林
“十四五”發展目標與任務:鞏固綠色發展優勢,加強生態環境治理,加快建設美麗吉林。
2021年重點任務:開工建設一汽奧迪新能源汽車項目。支持遼源建設新能源汽車產業配套基地。建設東北亞汽車產業研究院。石化產業要向“減油增化”“精細化工”轉型,推動產品由“原料型”向“材料型”轉變。爭取開工建設吉化80萬噸乙烯項目。用好俄氣俄油資源,謀劃實施長嶺天然氣化工產業園等項目。支持吉林油田穩定發展。新能源產業要立足我省富風富光資源優勢,推進新能源綜合開發利用,積極打造國家級消納基地、外送基地、制氫基地。開發建設白城、松原兩個新能源產業示范園區,抓好松原長青等12個生物質熱電聯產項目建設。加快風電、光伏制氫產業化、規模化應用。推動新能源裝備制造企業落地,形成產業集群。打造“兩橫兩縱雙環”電網,完善500千伏電網結構,啟動吉林“陸上三峽”工程,推動“吉電南送”特高壓通道建設。構建“兩橫三縱一中心”油氣網。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啟動二氧化碳排放達峰行動,加強重點行業和重要領域綠色化改造,全面構建綠色能源、綠色制造體系,建設綠色工廠、綠色工業園區,加快煤改氣、煤改電、煤改生物質,促進生產生活方式綠色轉型。
14 黑龍江
“十四五”發展目標與任務:要推動創新驅動發展實現新突破,爭當共和國攻破更多“卡脖子”技術的開拓者;要推動全面深化改革實現新突破,全力營造國內一流的營商環境;要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突破,讓龍江山川更錦繡、人與自然更和諧。
2021年重點任務:推動“百年油田”建設實現重大突破,培育汽車等高端裝備制造產業集群,推進石墨等碳基材料向中高端邁進。促進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加快大慶古龍頁巖油氣勘探,盡快實現開采產業化商業化。加大礦產資源勘探力度,優化資源配置,做好新建大型煤礦項目前期工作,推動在建煤礦投產達效和智能化煤礦建設,重點支持龍煤集團釋放優質產能,提高我省煤炭自給能力。強化佳木斯東部區域中心城市功能,推動雞西、鶴崗、雙鴨山、七臺河四煤城轉型發展,打造東部城市群。支持大興安嶺、伊春發展生態經濟、林下經濟,創造更多生態產品,煥發林區發展新活力。落實碳達峰要求。因地制宜實施煤改氣、煤改電等清潔供暖項目,優化風電、光伏發電布局。建立水資源剛性約束制度。
15 江蘇
“十四五”發展目標與任務:大力發展綠色產業,加快推動能源革命,促進生產生活方式綠色低碳轉型,力爭提前實現碳達峰,充分展現美麗江蘇建設的自然生態之美、城鄉宜居之美、水韻人文之美、綠色發展之美。
2021年重點任務:制定實施二氧化碳排放達峰及“十四五”行動方案,加快產業結構、能源結構、運輸結構和農業投入結構調整,扎實推進清潔生產,發展壯大綠色產業,加強節能改造管理,完善能源消費雙控制度,提升生態系統碳匯能力,嚴格控制新上高耗能、高排放項目,加快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促進綠色低碳循環發展。
16 浙江
“十四五”發展目標與任務:推動綠色循環低碳發展,堅決落實碳達峰、碳中和要求,實施碳達峰行動,大力倡導綠色低碳生產生活方式,推動形成全民自覺,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比重提高到24%,煤電裝機占比下降到42%。
2021年重點任務:啟動實施碳達峰行動。編制碳達峰行動方案,開展低碳工業園區建設和“零碳”體系試點。大力調整能源結構、產業結構、運輸結構,大力發展新能源,優化電力、天然氣價格市場化機制,落實能源“雙控”制度,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比重提高到20.8%,煤電裝機占比下降2個百分點;加快淘汰落后和過剩產能,騰出用能空間180萬噸標煤。加快推進碳排放權交易試點。
17 安徽
“十四五”發展目標與任務:推動綠色低碳發展,落實生態保護、基本農田、城鎮開發等空間管控邊界,推進傳統產業綠色化改造,培育壯大綠色新產業新業態。強化能源消費總量和強度“雙控”制度,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為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贏得主動。
2021年重點任務: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實施世界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建設專項行動。加快大眾汽車安徽制造基地、蔚來汽車中國總部建設,擴大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先發優勢。深化新型顯示、集成電路全產業鏈發展,提升自主可控能力。發展分布式能源,推廣銅銦鎵硒薄膜太陽能發電和儲能技術示范應用。建立實施省重大新興產業基地競爭淘汰機制,布局第六批重大新興產業工程和專項。加強陶鋁新材料、生物基新材料等高成長性產業布局,培育量子科技、生物制造、先進核能等未來產業。統籌推進節能減排減碳。制定實施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嚴控高耗能產業規模和項目數量。推進“外電入皖”,全年受進區外電260億千瓦時以上。推廣應用節能新技術、新設備,完成電能替代60億千瓦時。推進綠色儲能基地建設。建設天然氣主干管道160公里,天然氣消費量擴大到65億立方米。擴大光伏、風能、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應用,新增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100萬千瓦以上。提升生態系統碳匯能力,完成造林140萬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