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行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其發展狀況與國民經濟形勢密切相關。近年來,化工行業經營效益持續變差,2020年上半年,營業收入降幅逾10%,利潤總額降幅逾30%;環保政策倒逼行業結構升級,推進行業綠色化改造,淘汰落后產能,優化行業結構,從長期方面推動行業健康優良發展。
近些年來,化工行業生產保持著總體增長,但工業增加值增速整體居于低水平狀態。2020年1-8月,化工行業增加值同比增長0.5%。
化工行業經營效益持續變差,營業收入近三年來持續下降。2019年化學工業營業收入6.89萬億元,同比下降0.9%。2020年上半年,受新冠疫情影響,化工行業的整體需求下滑,僅實現營業收入2.93萬億元,同比下降10.5%。
利潤方面,近幾年來,全國化學工業營業收入持續下降,2020年上半年全國化工行業累計利潤總額1334.4億元,同比下降32.6%,降幅明顯。
從行業環保政策來看,化工行業一直以來備受環保監管關注,政策法規頒布密集,對行業提出越來越高的生產排放要求。2020年7月,《石化和化工行業“十四五”規劃指南》指出“十四五”期間行業將繼續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持續推進危化品生產企業搬遷改造,規范化工園區的建設與發展。
2020年11月,《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指出發展環保產業,推進重點行業和重要領域綠色化改造。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持續減少,推進化肥農藥減量化和土壤污染治理。完成重點地區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搬遷改造。重視新污染物治理。全面實行排污許可制,推進排污權、用能權、用水權、碳排放權市場化交易。
政策從嚴對行業造成了一定的合規生產壓力與環保設備投資壓力,強監管下的環保處罰使得不合規企業停產停工,甚至倒閉,優化行業參與者結構,淘汰落后產能,短期內雖然導致行業經營規模下降,但從長期來看,有利于行業健康優良發展。截至2019年,化工行業規模以上企業數量為23335家,同比下降5.99%;截至2020年6月末,化工行業規模以上企業22745家。
中國石油和化工行業聯合會即將編制完成的《石油和化學工業“十四五”發展規劃》指出,“十四五”期間,我國石化化工行業以去產能、補短板為核心,以調結構、促升級為主線,著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行業發展由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