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西安、南昌、廣州等省會城市已相繼出臺垃圾分類相關政策,給出了落地時間表。根據住建部發布的《關于加快推進部分重點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通知》,2020年底46個城市將基本建成垃圾分類處理系統。
北京、深圳開啟“垃圾分類”
5月1日起實施的《深圳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根據深圳實際情況,創設了家庭廚余垃圾拆袋投放制度、年花年桔分類回收制度、住宅區樓層撤桶制度,創新了生活垃圾定時定點投放制度,并設立了垃圾減量日。
《深圳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將生活垃圾分為可回收物、廚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大類,同時授權主管部門適時調整生活垃圾分類標準。要求市政府按照誰產生、誰付費和差別化收費的原則,完善生活垃圾處理收費制度,逐步實行分類計價、計量收費。單位或個人未按要求投放生活垃圾且拒不改正的,對個人處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罰款,對單位處5000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
新修訂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也將于5月1日正式施行。
據悉,5月1日至7月31日,北京市將集中開展為期3個月的生活垃圾分類強化執法專項行動,重點查處生活垃圾混堆混放、收運企業混裝混運等行為。
《條例》規定,個人未按規定分類投放生活垃圾,由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責任人進行勸阻;對拒不聽從勸阻的,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責任人應當向城市管理綜合執法部門報告,由城市管理綜合執法部門給予書面警告;再次違反規定的,處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罰款。對于應當受到處罰的個人,自愿參加生活垃圾分類等社區服務活動的,不予行政處罰。
此外,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行業管理處副處長喬劍平表示,為推動等級景區開展垃圾分類,各景區將對垃圾桶及標識牌進行完善。同時,對垃圾分類、存放、處置不達標景區,在年度復核中要求景區限期整改,整改仍不合格者要降低或取消景區等級資質。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已經出臺垃圾分類相關政策的城市還包括:西安、南昌、廣州、銅陵、咸陽、日照、紹興、惠州、莆田、東營、聊城等。